西門子公司建立了一個部門,完全致力于基礎設施和城市的建設開發(fā)。西門子說,智能城市的目標是"把所有公共機構、系統(tǒng)和基礎設施整合到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當中。"
像西門子這樣的企業(yè),以及一些城市本身都在使用"智能城市"來宣傳自己,這使"智能城市"的概念多種多樣,我們既可以將它歸類到"市場營銷",也可以將它歸類到維基百科下的任何一個條目。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完全符合上述描述的城市。
例如,像馬斯達爾城這樣的大型項目,都是從最初的設計開始就力求各個方面的技術高新、數據驅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些方面包括:建筑物、能源、交通、研究、教育等。但是這些都只是構想,要么在網站上吸引人的眼球,要么就靜悄悄地躺在PDF白皮書上或精美的營銷手冊上,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充滿活力的地方供人們生活和工作。
另一方面,擁有大量人口的城市已經開始著手建設智能城市,他們正在測試和部署那些應用傳感器、網絡體系、實時監(jiān)測、預測分析等手段的創(chuàng)新項目…盡管這些項目規(guī)模小、范圍窄,但已經邁出了智能城市建設的第一步。里約熱內盧的運營中心就是一個城市建設的范例,它將30個城市機構的信息整合到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當中,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城市管理。
然而,技術行業(yè)以外的人,如一些城市規(guī)劃者、社會學家,還有其他一些人都不禁會問:這些系統(tǒng)要多"智能"才能創(chuàng)建一個城市?
2008年,紐卡斯爾大學的教授Robert G. Hollands在《城市》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寫到:"哪個城市不想成為智能城市或智慧城市?"
他說,目前"智能城市"正處于"定義不精確、設想過多、自我膨脹趨勢明顯"的階段。
Hollands還質疑,為什么大部分智能城市都只強調技術和企業(yè)引導的城市開發(fā),并不斷吸引高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加入呢?
"我想說的是,技術型智能城市已經變成企業(yè)控制信息城市的煙霧彈,"他在文章中寫道,"比如,全球的地方政府都強調他們關心的是居民和社區(qū)如何利用新技術,他們的經濟需求底線似乎就是為城市建設吸收資本,尤其是知識和技術資本。"
Urbanscale是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手機設計顧問公司,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總經理Adam Greenfield在他的新電子書里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反對智能城市(城市由你掌控)。"
Greenfield寫道,"大規(guī)模商業(yè)角色在城市設計和城市配備方面的深度參與,使如今的城市化不同于歷史上的城市化。似乎20世紀的城市建設方案全部是由美國鋼鐵公司、通用汽車、奧的斯電梯公司和貝爾電話公司授權的,而不是由Le Corbusier 或Jane Jacobs等個人提出的。"
像Greenfield這樣的評論家都提到:僅僅依靠技術和技術人員不可能創(chuàng)建一個智能城市。
2012年,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個研究小組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智能城市,他們嘗試構建一個智能城市的框架。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得出了與Greenfield的觀點相類似的結論,建設智能城市需要8個因素的相互配合,而技術只是其中之一。
這8個因素包括:1)管理和組織;2)技術;3)治理;4)政策;5)居民和社區(qū);6)經濟;7)基礎設施;8)自然環(huán)境。
"盡管現在到處都在宣揚CIT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優(yōu)勢和好處,但它們的影響并不清晰,"該研究小組寫道。"事實上,雖然CIT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但也會增加不平等和數字鴻溝。因此,城市管理者應該在實施ICT時考慮某些特定的因素,如資源的可用性、容量、機構意愿、不平等、數字鴻溝,以及不斷變化的文化和習慣。"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為了掌握智能城市建設的技術和政策,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忽視了個人和社區(qū)的需求。"
畢竟,我們要明白智能城市建設的目的是什么?在我們知道如何使城市"更智能"之前,我們首先要問"智能城市應該為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