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走遍全球成為可能
在現在社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平時外出坐公交有公交卡,進門有門禁卡,進電梯有電梯門禁卡,進小區(qū)有通行卡,停車場有收費卡,買東西有購物卡,存取現金有銀行卡,在校學生有校園卡,小區(qū)居民有物業(yè)卡……
各種各樣的卡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每個人都擁有幾張甚至十幾張卡。不同的卡有不同的功能,這些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卡的種類數目繁多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擾。用一張卡解決所有的問題成為一種可能。
“一卡通”的出現開始幫我們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所謂“一卡通”,就是在同一張卡上實現多種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一張卡上通行很多的設備,而不是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卡,不同的卡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例如,校園卡就集合了學籍管理、圖書借閱、校園消費和食堂就餐等多種功能。
一卡通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根據一卡通的介質來分,分為只讀型和讀寫型。只讀型的一卡通一般是運用卡上的ID號來實現身份認證,并在后臺進行數據交互,如磁條卡,條碼卡,載有ID號的PVC卡,非接觸式IC卡(射頻卡)讀寫型的一卡通運用范圍比較廣泛,卡片即作為身份認證ID,也可以寫卡操作,讀寫型的卡片,即IC卡。
分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的,非接觸式的是當今及以后的主流。非接觸式IC卡說就是射頻(RFID)卡,卡內有內置芯片可以進行加密、改寫、存儲、讀取。
現今的射頻卡技術發(fā)展到CPU卡階段,除加密、存儲、讀取、改寫外,并具有運算及動態(tài)加密功能。CPU卡為今后的主流。而手機SIM/UIM卡近年來與射頻技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介質,即手機一卡通。
目前出現的一卡通只是一種廣義上的單個功能組合后的產物。每個單項功能有其各自獨立的設備和軟件。就多個軟件、多個數據庫、多個發(fā)行系統(tǒng)、多個PC機,從而無共享數據庫,無法實現總統(tǒng)計、總檢索的一次性簡便操作的功能。
這種一卡通不確切、費用大、成本高、數據運行速度慢,只能是作為未真正實現一卡通軟功能之前的一種過渡。
“一卡通”的卡必須是多分區(qū),與分區(qū)密碼校驗,具有多用性、安全性、兼容性、可靠性的智能卡,這是“一卡通”的前提條件。只讀不寫,無防偽、無區(qū)域、不多用的卡是不能做“一卡通”的。
一卡通系統(tǒng)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因此系統(tǒng)的設計不應是各單個功能的簡單組合,從統(tǒng)一網絡平臺、統(tǒng)一數據庫、統(tǒng)一的身份認證體系、數據傳輸安全、各類管理系統(tǒng)接口、異常處理等軟件總體設計思路的技術實現考慮,使各管理系統(tǒng),各讀卡終端設備綜合性能的智能化達到最佳系統(tǒng)設計。
“一卡通”作為智能卡領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一項復雜而講究的系統(tǒng)應用工程,其硬件和軟件都要達到一定的條件和標準,否則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一卡通”。
將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所有功能都集合在一張卡上,就需要包含這些功能的所有分區(qū)和龐大無比的統(tǒng)一網絡平臺、統(tǒng)一數據庫、統(tǒng)一的身份認證體系等等,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技術的不斷改進,相信一卡在手走遍全球在未來社會將成為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