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C卡再升級 芯片卡普及之路多坎坷
芯片卡成本遠遠高于磁條卡
就在上個月,建設銀行與交通銀行相繼推出了可視金融IC信用卡,然而這種具有安全認證功能的銀行卡是否又將取代芯片卡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年初推廣芯片銀行卡來看,銀行卡安全升級步伐是否有點太快了呢?
從外觀上看,建行推出的新產(chǎn)品是在信用卡上加載了LCD顯示屏和鍵盤的高端產(chǎn)品;從安全性出發(fā),這種卡片為磁條芯片復合卡,集接觸式、非接觸式以及磁條等復合特性于一身,幾乎與現(xiàn)在普及的芯片卡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可實時顯示金額的這種功能,不知你認為它的安全性是否可靠。
無論是信用卡還是普通借記卡,芯片卡普及之路剛剛開始。傳統(tǒng)磁條可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通過讀卡器復制,盜用卡內(nèi)余額。每年國內(nèi)以銀行卡詐騙犯罪立案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一萬起,顯然這是加大芯片卡普及的最大動力。
金融IC卡再升級 芯片卡普及之路多坎坷
但是,并非所有用戶都愿意辦理芯片卡,也并非所有的客戶終端都支持芯片銀行卡,這就給推廣芯片卡帶來很大的阻礙。
芯片卡成本遠遠高于磁條卡
銀行卡安全性提高是要付出一定"代價",就好比與普通磁條卡相比,以前補辦一張銀行卡的費用是10元,單純卡片的成本費用,而現(xiàn)在丟失一張帶有芯片的銀行卡重新補辦,需要交納30元錢。扣除10元卡片費用,單純的"芯片"成本就要20元。
當然,丟卡的人數(shù)畢竟少之又少。但沒丟過卡的人永遠也不知道這安全系數(shù)是靠自己的錢買來的。在一些老人來看,銀行卡安全性還沒有紙質(zhì)存折來的劃算;而對一些基層職員來說,銀行卡是否為芯片卡恐怕也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月光的我們本來也就沒有多少積蓄;而對更高端人士來說,千萬元存款恐怕用一張芯片來保管也很難讓人安心吧。
從理論數(shù)據(jù)上來說相比以前的磁條卡,芯片卡容量更大、可以存儲密鑰、數(shù)字證書以及指紋保護、讀寫加密等功能,安全性較磁條卡大幅提高,復制難度很高。同時,通過可運算的芯片和存儲在其中的密鑰,確保終端與卡片的交互過程安全真實。
芯片卡與普通磁條卡
各大銀行大力推廣芯片卡,而央行也明確要求國有商業(yè)銀行在今年年底全面發(fā)行金融IC卡。加上之前央視曝光的磁條卡的安全漏洞,有部分人主動更換芯片卡。而對銀行卡交易流動性不是很頻繁的人來說,磁條與芯片之間又有多大區(qū)別呢?
換句話說,現(xiàn)在你打卡錢包看一看,有多少張銀行卡是帶有芯片功能的,這其中又有多少張是您主動申購芯片卡的。真正做到芯片卡推廣,光靠辦理新卡是不行的,需要我們每一個持卡人提高安全意識,主動更換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普及芯片卡。
傳統(tǒng)拉卡拉刷卡消費
在今年年初,筆者曾經(jīng)辦理過芯片卡,那時也是工行剛剛推廣芯片卡的起步階段。與現(xiàn)在的芯片+磁條卡不同的是,升級過后的銀行卡只有芯片,的確苦惱了筆者很長一段時間。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終端未能及時普及芯片識別功能。
首先說超市。是人流量較大且交易最為頻繁的地方,從目前各大超市來看,很少可以看到收銀人員使用芯片識別,無論是該終端是否支持芯片,只要具備磁條刷卡功能,大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刷"卡而并非"插"卡。其道理很簡單,操作方式熟練加快結(jié)賬速度。
其次再說一說拉卡拉終端。信用卡還款最方便的莫過于各大便利店的拉卡拉終端,而我們都知道,在使用儲蓄卡還款的最后一步是必須通過"刷"卡補足信用卡透支金額,而當拉卡拉終端還沒有普及芯片插槽,而單獨的芯片卡也不具備刷卡功能時,顯然這張儲蓄卡可發(fā)揮的余地并不大。
刷卡如此便捷,安全性怎能不擔憂?
總而言之,正是由于終端設備未能夠及時普及,在當時給正常消費使用帶來很多弊端。不知您是否留意,在地鐵或銀行外的ATM機上,插入芯片卡的讀取速度也要比普通磁條卡更慢,這也足以證明芯片卡的安全性。
金融IC卡的再次升級,是在卡片上下足了功夫。至于安全性來說,仍然保持了原有的芯片讀取。其實我們不妨大膽預想一下,身份證都可以實行指紋識別,那么未來的銀行卡又為什么不可以呢?一張小小的卡片匯集了我們所有的家當,這種數(shù)據(jù)安全性不比一張身份證簡單,如果未來銀行卡升級能夠進一步提升安全性,終端設備一并升級,也是普及芯片卡及更高級別的銀行卡的最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