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共享汽車混戰(zhàn)在即,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次遇到了真對手

作者:段心鑫
來源:電商在線
日期:2017-02-21 11:42:45
摘要:1月底,繼北京、深圳之后,共享汽車公司“TOGO(途歌)”登陸上海。首批新車上線100輛,車型為奔馳smart,主要投放于人民廣場、淮海路、外灘半島酒店、上海展覽館和大悅城等中心地區(qū)。據媒體報道,這個數字將在2月底達到500輛。

  在手機裝好App,掃碼就能開走一輛奔馳車。

  這樣的圖景讓“共享汽車”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后又一個奪人眼球的概念,北京、重慶、深圳和上海等城市已紛紛出現相關業(yè)務。

  與單車相比,共享汽車目前仍存在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用戶體驗差和尚未盈利等問題,但深深吸引入局者們的是其巨大的想象空間。

  目前,國內約有30家涉足共享汽車業(yè)務的公司,其中既有大型汽車制造企業(yè),也有互聯網公司、出行公司以及創(chuàng)業(yè)公司。

  尤其是汽車制造企業(yè),正在利用自身的制車成本、社會資源和技術優(yōu)勢,積極探索共享汽車業(yè)務。對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在建立共享汽車盈利模式的道路上,他們的對手不但是比以往更有實力,而且并沒有被落在后面。

  “15元開奔馳”背后有多少問題?

  1月底,繼北京、深圳之后,共享汽車公司“TOGO(途歌)”登陸上海。首批新車上線100輛,車型為奔馳smart,主要投放于人民廣場、淮海路、外灘半島酒店、上海展覽館和大悅城等中心地區(qū)。據媒體報道,這個數字將在2月底達到500輛。

  TOGO采取“分時租賃”方式,即里程結合時間計費,時長費在日間為0.35元/分鐘,夜間0.02元/分鐘,里程費1.98元/公里,每0.1公里結算。起步價為15元,其中包含30分鐘時長費。

  在TOGO的宣傳中,花15元開上奔馳車很容易——只要通過TOGO手機端注冊、驗證駕駛證、交付1500元的押金,就可以尋找附近的汽車使用。到達目的地后把車還到指定的停車網點或是任意的正規(guī)停車場。

  共享汽車混戰(zhàn)在即,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次遇到了真對手

 

  顏色鮮明的TOGO汽車

  2月18日,《天下網商》記者來到上海西藏北路大悅城東側TOGO的一個集中停車點。只看到,兩輛被涂鮮亮色彩smart汽車剛剛駛出上路,而停車點上已無一輛共享汽車。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橙色、黃色、藍色、綠色的50多輛共享單車停在周圍。

  相比鋪天蓋地的共享單車,新誕生的共享汽車公司大多面臨車輛數量少、用戶體驗不佳的情況。以深圳為例,當地有打著共享汽車旗號的車輛約有萬輛,但實際通過互聯網操作、繳費的真正共享汽車僅約有千輛。

  除了發(fā)展初期所會遇到的規(guī)模限制用戶體驗的問題之外,TOGO的機制設置也受到普遍質疑。與大多共享汽車需在用車后還至指定停車點不同,為了方便用戶,TOGO制訂了可以還到任意的正規(guī)停車場的“接力用車”模式。如此一來,下一位用戶就可能需要支付上一位用戶的停車費,費用多則上百元。

  此外,有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共享汽車還存在事故后責任界定不清的問題。隨取、隨用、隨還的特性使得運營方對于車輛出現事故、磕碰的責任判定變得比較困難。在北京、重慶等地,也的確出現了共享車輛出現磕碰痕跡而沒有進一步維護的情況。

  TOGO只是國內共享汽車領域集中誕生的公司之一,它因提供奔馳車而受到最多的關注,而它所面臨的問題則具有普遍意義。

  更為關鍵的是,車輛的運轉效率不足以覆蓋平臺運營的成本?,F今,共享單車摩拜的成本約為1600元一輛,沒有停車費,運維成本也很低,因此可以大批量的、不受指標限制地發(fā)展。而共享汽車則完全不同,有測算認為,共享汽車的購車成本會占整個運營成本的40%左右。除了購車貴之外,還要承擔停車位成本、電費成本、修車救援人工等,網點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根據專業(yè)機構測算,對于分時租賃平臺而言,一輛車每天必須要租出去4次,每次時長要45分鐘以上,才有可能盈利。然而,租車平臺目前的使用率僅能勉強達到標準使用率的50%。

  有業(yè)內人士稱,一輛8萬元左右的汽車,加上系統(tǒng)開發(fā)、設備、人員維護運營等成本,單日成本約為240元,結合每天每車的出租頻次,租價要以65元/時才能收回成本,這對于消費者而言,顯然壓力不小?!八?,分時租賃的盈利點不在于工具服務,在于汽車工具服務產業(yè)鏈價值的打拼。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先搶下市場?!?/p>

  然而,對于TOGO而言,就連搶下市場也不見得容易。機動車購買受政府指標限制,而如果不能配備足夠多的車,鋪開足夠大的網點,用戶租車不便就會導致嘗試意愿低,這項服務也難以被更多人了解。

  有消息稱,北京去年一共只發(fā)了2000個新能源汽車運營指標,傳統(tǒng)燃油車運營指標一個也沒發(fā)。

  新能源汽車有更大政策空間

  目前,國內約有30家涉足共享汽車業(yè)務的公司,其中既有大型汽車制造企業(yè),也有互聯網公司、出行公司以及創(chuàng)業(yè)公司。以較為聚集的北京市場為例,有TOGO、EZZYCAR、一度、零派樂享、友友和Gofun等,每家“共享汽車”數量為50到500輛不等。

  雖說被貼上了市場中最時尚的“共享標簽”,但共享汽車并非新鮮事物。從本質而言,它是已存在多年的分時租車業(yè)務與互聯網結合的產物。

  2011年,國際知名租車公司安飛士在我國正式推出了“分時租車”業(yè)務,這也是國內汽車租賃公司首次推出分時租車業(yè)務。與傳統(tǒng)汽車租賃相比,分時租車有符合短途出行需求、滿足多人高效率共用、網點分布多的特點。

  在上海,規(guī)模最大的Evcard新能源分時租賃,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新型租賃模式”的口號,并從高校內開始試點。目前,Evcard已經在上海投放了4000輛新能源電動車,設立了2100家網點,注冊用戶達33萬人。

  互聯網的誕生使得信息互聯互享、物聯共用成為可能。從理論上講,推動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將其功能拿出來共同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器物的利用率,減少各種資源消耗。這也是共享經濟在社會層面的重要意義。

  與能夠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車換車點分布局限等痛點的“共享單車”不同,有人總結,共享汽車更象是自駕的“網約車”。它是對城市租車市場的補充,或是限號、限牌舉措下,給市民的一種出行選擇,而非推進城市汽車使用觀念與模式的轉型??傮w而言,仍然在給城市汽車保有量有做加法。

  正因如此,在政策壓力下,現有的共享汽車市場中,像TOGO采用汽油車為主力的做法還是少數,圍繞“環(huán)?!倍肿鑫恼碌男履茉雌嚥攀谴蠖鄶档倪x擇,也成為政府推動共享汽車發(fā)展的主要抓手。

  例如,近期發(fā)布的2016年《珠三角競爭力報告》中,將無人自助電動出租車服務作為新能源項目入刊其中,對出行無人自助新能源汽車共享服務給予了肯定。該項目得到東莞市政府立項支持,并作為廣東省唯一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無人自助項目,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最終評審。

  2016年,上海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點超過6000個,純電動車超過2萬輛,充電樁超過3萬個,基本形成覆蓋廣泛、互聯互通的充電設施網絡,中心城充電服務半徑小于1公里,基本滿足中心城每年4000萬人次以上的出行需求。

  

共享汽車混戰(zhàn)在即,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次遇到了真對手 

  擁有專用停車位的新能源共享汽車evcard

  傳統(tǒng)車廠的新機會

  咨詢公司羅蘭貝格曾預測,未來5年內,僅中國這一市場,汽車共享的年增長率會達到80%。其依據之一是,中國持有駕照人數將比民用車數量多出1.4億,汽車共享在中國的需求量理論上來說會比許多國家更高。

  誘人的數據下,不僅催生了新興的互聯網共享汽車公司,也成為傳統(tǒng)車廠轉型發(fā)展的一個契機。

  根據歐美調查顯示,年輕一代人更加趨向于共享汽車,其自行購買汽車的意愿呈現出走低的趨勢。未來,假如汽車共享模式全面鋪開,汽車制造商也不得不轉型為出行服務商,由賣車逐步轉向賣服務,各大車企因此積極擁抱變化,占得先機。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傳統(tǒng)汽車廠商已經跟進了這一市場,戴姆勒旗下有 Car2Go,福特旗下有 GoDrive,寶馬有 DriveNow,大眾有 Quicar,通用有 RelayRides,細節(jié)的操作模式都較為類似,起步時間從 2008 年到 2015 年不等。

  例如,奧迪美國公司將在美國達勒姆試運行一項奧迪共享車隊項目,并且預計在2017 年在全美范圍內推出汽車共享服務。在達勒姆的試運行將由三臺新款奧迪 A4 完成,供租客使用。用戶可以通過相應的手機 App 預訂和解鎖車輛。捷豹路虎也成立了一個叫做 InMotion 的子公司,為用戶提供出行領域的共享服務。

  傳統(tǒng)的汽車大廠也將國外的共享汽車布局延伸到了國內。在國外投資了一家叫 Maven 共享平臺的通用,也投資了中國的微租車;奔馳的 Car2Share 開始和中國 SOHO 合作;大眾也投資了國內的新能源車分時租賃項目首汽 Gofun。

  盡管市場龐大,但目前仍是汽車走向共享的起點。混沌亂局之后,不論是傳統(tǒng)汽車大廠,還是新興互聯網公司,要真正實現汽車共享,其發(fā)展過程中,所涉及的信用、安全、停車以及技術等等問題依然存在挑戰(zhàn)。

人物訪談